ctDNA 多種癌症早期檢測的有效臨床追蹤:同儕審查程序和實際結果

全球癌症篩檢的背景
目前的癌症篩檢方法主要是針對特定器官,利用多種模式的影像診斷測試。
目前篩檢方法存在靈敏度和特異性低等限制,不僅會導致漏診癌症(假陰性)(1)或對無癌症個體進行不必要的干預(假陽性)(2),還會加劇患者的焦慮。(1)
一些篩檢方法的入侵性延遲可能會進一步使患者對篩檢方案有所卻步。
71% 的癌症死亡是由未接受建議篩檢的癌症所致。(3)
作者

Duy Sinh Nguyen, PhD

University of Yamanashi, Japan. Genetics & Cancer Biology

Nguyen Luu Hong Dang, MD

Deputy Medical Director. Oncology Division, Gene Solutions

文獻

Published 10 Sep 2024, Future Science OA.

tandfonline.com

結果

多種癌症的早期檢測:表現與挑戰

用於早期篩檢多種癌症的檢測例如 SPOT-MAS,其性能已在多項研究和一項涉及 9,024 名參與者的臨床驗證研究中得到驗證(4)。此檢測結合了次世代測序 (NGS) 和人工智能技術,可分析 ctDNA 的甲基化譜和多種特徵,僅需單管血液樣本即可早期發現最常見和惡性程度最高的癌(5)

顯著優點

便利性

只需在就診期間抽一次血。

高準確性

其高特異性減少了假陽性的機率和不必要的後續檢查。

早期檢測

能夠在早期階段(即出現明顯症狀之前)識別癌症訊號。

保障

能夠檢測尚未有推薦篩檢方案的癌症,並作為診斷影像的導航工具,從而提高早期發現的機會。

主要挑戰

結果追蹤:陽性的 ctDNA 分析結果需要透過推薦的癌症影像診斷方法來確認。此外,檢測後的諮詢和監測可能出現 ctDNA 分析的結果與影像診斷結果不一致的情況。這些不一致性使結果解讀更加複雜,並引發了人們對該檢測在臨床實踐中應用的質疑。
需要一種標準的診斷追蹤方案來評估 MCED 檢測的效能,以提高 SPOT-MAS 檢測的臨床實用性和廣泛採用率。

在 K-DETEK 研究中建立標準操作程序 (SOP)

在本研究中,我們制定了一套諮詢和診斷方案,以便為接受 SPOT-MAS 檢測的患者獲得明確的診斷結果。該方案是根據專業指南和諮詢委員會的共識制定的,旨在幫助全科醫生取得、解讀和管理 SPOT-MAS 檢測結果。
圖1 (A). SPOT-MAS 檢測流程—五種常見癌症陽性/陰性結果標準操作程序(乳癌、肺癌、大腸癌、肝癌、胃癌)
圖1 (A). SPOT-MAS 檢測流程—五種常見癌症陽性/陰性結果標準操作程序(乳癌、肺癌、大腸癌、肝癌、胃癌)
  • 此標準操作程序 (SOP) 旨在確保在 ctDNA 檢測呈陽性後的 12 個月內獲得診斷結果。它包含諮詢流程圖,指導臨床醫生解讀 SPOT-MAS 結果。這包括根據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 (NCCN)的指南對疑似癌症病例進行影像診斷和活檢。如果結果呈現陰性,建議進行常規健康體檢和癌症篩檢。

  • 參與 K-DETEK 研究的醫院/機構的所有研究團隊成員都接受過該 SOP 的全面培訓。這種方法確保採取適當的步驟在規定的時間內獲得診斷結果,同時為接受 ctDNA 分析的患者提供全面的支持和諮詢。

  • 此研究證明了 SOP 為 SPOT-MAS 檢測的參與者提供明確診斷結果方面的實用性,還展示了一系列 K-DETEK 研究中記錄的臨床病例。

六宗臨床病例,包括五宗真陽性病例和一例宗假陽性病例

結果部分展示了 K-DETEK 研究中的六個臨床病例,以證明 SOP 在實際臨床實踐中的實用性。其中五個病例被確診為真陽性,腫瘤位於肝臟(圖 2)、肺(圖 3)、乳房、結腸(圖 4)和胃等器官。此外,還包含一個假陽性病例,凸顯了良性病變(圖 5)可能模仿癌症訊號。

真陽性 :這五個真陽性病例顯示了 SOP 如何利用ctDNA 分析來幫助識別癌前病變和惡性病變,準確預測組織來源並確認早期癌症分期。

假陽性: :假陽性病例凸顯了良性病變(如肝血管瘤)產生的 ctDNA 訊號與癌性病變相似的挑戰。 SOP 的會診和診斷程序成功地識別了這一假陽性。

SOP 提供了一種結構化的途徑,將這些檢測整合到臨床實踐中,指導後續診斷,並確保患者和醫護人員都能清晰地了解情況。 SOP 已被證明在確認癌症診斷和治療癌前病變方面非常有效,這已在多個臨床病例中得到證實。

參考資料

(1) Hollingsworth AB. Redefining the sensitivity of screening mammography: a review. Am J Surg. 2019;218(2):411–418. doi:10.1016/j.amjsurg.2019.01.039

(2) Pinsky PF, Bellinger CR, Miller DP Jr. False-positive screens and lung cancer risk in the 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implications for shared decision-making. J Med Screen. 2018;25(2):110–112. doi:10.1177/0969141317727771

(3) Braunstein GD, Ofman JJ.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multi-cancer early detection tests. Rev Oncol Haematol. 2021;17(1):3. doi:10.17925/OHR.2021.17.1.3

(4) Le Son Tran et al. Analytical and clinical validation of a circulating tumor DNA–based assay for multicancer early detection.. JCO 42, 10548- 10548(2024).DOI:10.1200/JCO.2024.42.16_suppl.10548

(5) GLOBOCAN 2022

SPOT-MAS video